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 >

不伦不类

时间:2014-10-13来源:满分作文网点击:作文字数:
【汉语拼音】     bù lún bù lèi
【名词解释】
“不伦不类”有两种解,一是不合道理、法式,二是不像样。语本唐.刘知几《史通.卷一六.杂说上》。后用“不伦不类”形容事物不成体统。△“不三不四”
【典故来源】
唐.刘知几《史通.卷一六.杂说上》
《公羊》云:“许世子止弑其君。”“曷为加弑?讥子道之不尽也。”其次因言乐正子春之视疾,以明许世子之得罪。寻子春孝道,义感神明,固以方驾曾、闵,连踪丁、郭。苟事亲不逮乐正,便以弑逆加名,斯亦拟失其流,责非其罪。盖公羊、乐正,俱出孔父门人,思欲更相引重,曲加谈述。所以乐正行事,无理辄书,致使编次不伦,比喻非类,言之可为嗤怪也。
【注解】
(1) 乐正:乐正子春,春秋人,生卒年不详。曾子弟子,事亲至孝。
(2) 不伦:不合道理,不像样。
(3) 嗤怪:可笑而奇怪。嗤,音ㄔ,讥笑。
【典故说明】
《公羊传》是春秋三传之一,旧题为子夏弟子公羊高所撰,是专为解释孔子的《春秋》所作的,后世有许多学者为之注疏训诂,其中所记载的内容亦经常被文人加以引用讨论。在《春秋.昭公十九年》中有“许世子止弑其君实”这样的记载,当时许悼公得了疟疾,喝了太子许止所进的药之后就死了。关于这个“弑”字的解释,各家说法不一,有的人认为进药本是医官的职责,太子亲自进药必别有居心;另一派人则认为疟疾不是绝症,治疟疾的药也不会致人于死,太子所进的药必有问题,所以才说是太子弑父。而《公羊传》解释这段经文时,却认为孔子用“弑”字,是要讥讽太子许止没有尽到孝道,并且举出乐正子春事奉生病父亲的例子做为佐证。刘知几对此十分不以为然,他认为乐正子春的孝行足为楷模,许悼公死于政治谋杀也是事实,怎麽会是因为太子许止没有乐正子春孝顺,就被冠以“弑君”的罪名呢?刘知几认为公羊高是为了彰显同是孔子门人的乐正子春的德行,所以扭曲事实加以解说,例子举得不对,罪名也定得太过牵强,没有达到原本彰显乐正子春孝行的用意,反而变得十分可笑。后来“不伦不类”这句成语,就从刘知几《史通》中的“编次不伦,比喻非类”演变成,用来形容事物不成体统。
【书证】
01、明.吴炳《疗妬羹.第一四齣》:“眼中人不伦不类,&00129_w
01、jpg;中人不伶不俐。”
02、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.第八一回》:“张百万便安心乐意做国丈,天天打算代女婿皇帝预备登极。买了些绫罗绸缎来,做了些不伦不类的龙袍。”
03、《儿女英雄传.第一五回》:“只见屋裡,也有几件硬木的木器,也有几件簇新的陈设,只是摆得不伦不类。”
04、《红楼梦.第六七回》:“王夫人听了,早知道来意了,又见他说的不伦不类,也不便不理他。”
05、《镜花缘.第二回》:“那歌舞是件有趣的事,怎麽要那不伦不类的百兽乱闹起来!”

不伦不类一文由满分作文网免费提供,本站为公益性作文网站,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立即删除!

满分作文网友情提示: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。你可以学习、借鉴、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。